骨性地包天的严重程度划分
骨性地包天是一种颌骨畸形,表现为上颌骨后缩、下颌骨前突。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,可分为*:
一级轻度骨性地包天
下颌前突较轻微,约为10mm以内。
上前牙没有内倾或轻微内倾。
侧面观颏部突出较明显。
咬合时,下颌牙明显位于上颌牙前。
二级中度骨性地包天
下颌前突较明显,约为10-15mm。
上前牙轻度至中度内倾。
侧面观颏部高度明显突出。
咬合时,下颌牙位于上颌牙明显前。
*重度骨性地包天
下颌前突严重,大于15mm。
上前牙明显内倾,甚至后倾。
侧面观颏部极度突出,呈鸟嘴样畸形。
咬合时,下颌牙完全覆盖在上颌牙前,无*常咬合。
骨性地包天的严重程度划分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。轻度地包天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正颌手术矫正,而中度至重度地包天则需要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。
地包天,又称反颌,是一种错颌畸形,表现为下颌比上颌突出。想要判断地包天是骨性还是牙性,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:
1. 面型
骨性地包天:表现为下颌较长,嘴唇向后倾斜,下巴后缩。
牙性地包天:仅牙齿排列异常,面型基本正常。
2. 牙齿咬合
骨性地包天: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侧,上下牙齿无*常对齐。
牙性地包天: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内侧或平齐,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,但没有明显的下颌突出。
3. 矢状向测量
骨性地包天:测量头颅侧位片中的ANB角,小于0度,表明下颌比上颌突出。
牙性地包天:测量时ANB角正常。
4. 侧貌
骨性地包天:侧貌呈凸面型,下颌较长。
牙性地包天:侧貌基本正常,没有明显的凸面型。
5. 遗传因素
骨性地包天:多有家族遗传史。
牙性地包天:一般无明显遗传因素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地包天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,如遗传、环境和功能异常等。准确判断地包天的性质,需要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