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手术刀工作原理图
超声手术刀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振动来切割和凝固组织的手术器械。其工作原理如下:
1. 振动发生器:
超声手术刀手柄中包含一个振动发生器,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。
2. 手术探头:
振动发生器连接到一个手术探头,探头上有一个金属探针(刀尖)。
3. 超声波振动:
振动发生器产生高频超声波(通常为 20,000 至 50,000 赫兹),经由探头传递到刀尖。
4. 组织切割:
刀尖以超声波频率高速振动,当接触到组织时,会产生摩擦和热量,从而切割组织。
5. 凝固止血:
超声波振动还会导致组织中微小血管的闭合,从而达到凝固止血的目的。
6. 切割方式:
超声手术刀可进行两种切割模式:
纵向切割:刀尖快速来回移动,切割组织。
横向切割:刀尖缓慢旋转,同时振动,切割组织。
7. 术中监测:
超声手术刀可以通过一个连接到探头的传感器监测组织的阻力变化,从而实时调整振动强度和切割速度。
优势:
精确切割,减少组织损伤
凝固止血,减少术中出血
适用于各种组织类型
手术视野清晰,操作方便
超声手术刀工作原理图讲解
超声手术刀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进行切除、凝固和止血的医疗设备。它由超声换能器、刀头和电源组成。工作原理如下:
1. 超声换能器:
超声换能器接收来自电源的高频电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机械振动。
2. 刀头:
刀头与超声换能器连接,由压电晶体组成。当超声换能器振动时,刀头也会振动。
3. 振动:
刀头以每秒 20,000 至 60,000 次的高频振动。这些振动可以产生超声波,频率范围在 20 kHz 至 100 kHz 之间。
4. 切除和凝固:
超声波通过组织时,会产生摩擦和热量。摩擦力导致组织切除,而热量则使组织蛋白质凝固。超声手术刀可以同时进行切除和凝固,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。
5. 止血:
超声波会破坏血管壁,导致血管收缩和凝血。这有助于止血,减少手术期间的出血量。
工作图解:

优势:
切除精确,出血量少。
缩短手术时间。
减少组织损伤。
适用于各种组织,包括软组织、骨骼和血管。
超声手术刀的工作原理
超声手术刀是一种利用高频超声波振动来切割组织的外科手术器械。其工作原理如下:
1. 超声波发生:手术刀的刀头内有一个压电晶片。当电信号通过压电晶片时,其会发生振动,产生高频超声波。
2. 超声波传输:超声波通过刀头的金属导体传递到刀刃。
3. 刀刃振动:刀刃以高频(通常为 20-60 kHz)振动。振动幅度很小(约 50-100 微米),但频率很高。
4. 组织切割:振动的刀刃在与组织接触时,会产生摩擦和热量,使组织细胞破裂和液化。同时,高频振动也会破坏组织之间的连接,导致组织分离。
5. 止血和闭合:超声手术刀不仅可以切割组织,还可以通过热凝作用止血并闭合伤口。振动的刀刃会产生局部高温,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并凝固,形成坚固的凝块,从而止血并封闭切口。
以下是一张超声手术刀工作原理的
[超声手术刀工作原理]
超声手术刀具有许多优点,包括切割速度快、精度高、出血量少、术后恢复快等。因此,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,包括普外科、泌尿外科、妇科和肝胆外科等。
超声手术刀工作原理图解
1. 超声波发生器
超声波发生器将电信号转换成高频超声波。
2. 换能器
换能器将超声波从发生器传递到手术刀头。换能器由压电晶体制成,在超声波作用下振动。
3. 手术刀头
手术刀头由不锈钢制成,其末端呈刀状。换能器将超声波传递到手术刀头,引起刀头高速振动。
4. 振动机制
超声波在手术刀头中产生纵向振动,频率可达每秒数万次。高速振动导致刀头快速切割组织。
5. 冷冻保护
超声波振动会产生摩擦热,但手术刀头内置的灌溉系统不断喷洒盐水或其他液体,吸收热量并保护组织免受热损伤。
6. 组织切割
超声波振动产生的高速机械力切割组织。由于振动速度极快,切割过程几乎无血。
7. 凝固功能
超声波振动还可以产生局部高温,导致组织凝固。这有助于止血和减少组织损伤。
工作原理:
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高频超声波。
换能器将超声波传递到手术刀头。
手术刀头高速振动,切割组织。
灌溉系统冷却手术刀头,防止组织热损伤。
振动产生的局部高温凝固组织,止血并减少损伤。